求连战北大演讲稿

xvxo 2018-10-3 5362

最新回复 (5)
  • 游客 -2457428700秒前
    引用 2
    连战北京大学演讲:坚持和平 走向双赢(全文) -------------------------------------------------------------------------------- 04/29/2005/11:19    尊敬的闵主任委员、副校长、陈主任,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   今天我和内人协同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起来到北京大学,非常荣幸。在这里首先向各位表现感谢。北京大学的现实刚才我了解到,就是当年燕京的校址,我的母亲在三十年代在这里念书,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可以说是倍感亲切。   看到诗草、诗木、诗事、诗人,想到我母亲在这儿年轻的岁月,在这个校园接受教育、进修成长,心里面实在是非常亲切。她老人家今年已经96岁了,我告诉她我要到这边来,她还是笑咪咪的很高兴。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报道。   北京大学是我们大学里面的翘楚,也是中国现代新思潮的发源地。蔡元培先生有两句名言:寻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这种自由包容的校风之下,长久之下北大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培育了很多精英分子。   尤其在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可以说都是能够挺身而出,各领风骚。不但为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那种感时、伤时、忧国的情况。   所以我今天来到这里心里面可以说也回忆这些非常感动。我的母校也是我服务多年的台湾大学,同样的师生也以能够参与“争自由、为民主、保国家”的各种的活动,也许是因为历史的因缘机会,所以台湾大学曾经成为两岸高等学术人才的一个荣誉。   1949年之后北大好多好多的老师跟同学们好象种子一样,跨洋过海到了台湾,尤其到了台湾大学,把自由的种子带到那里去,在那里开花结果。包括傅斯年、毛之水等等师生后来都是在台大当教授,受到大家非常欢迎的教导。   尤其胡适和傅斯年先生,都是五四运动的健将。傅斯年先生当过北京大学的校长,后来出任台湾大学的校长。   所以在今天,台湾大学里面那个幽静的校园,那个回想不已的附中都是台湾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生活里面的一部分。   所以,简单地来讲,自由的思想,北大、台大系出同源,可以说是一脉相传,尤其在大陆,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自由的堡垒,隔了一个海峡,相互汇映。   今天我来到北大,我也愿意回顾一下,中国近百年以来整个的思想的发展,应该也可以说归功于北大。大家都知道胡适先生提倡自由主义,那是代表一种自由、民主、繁荣、进步的创举,也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回响。   但是我们仔细地来看,自由主义这个思想在中国走的是一段坎坷的路,不是很顺利,也不是很成功。记得在那个年代,胡适先生介绍杜威的实用主义,谈到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面对重大的针对社会的问题,提出所谓问题趋向的一个态度,要大家以逐渐进步,所谓渐进,逐步的,改良的方式,来面对所有的社会的国家的问题,他相信,不要任何的武断,不要任何的教条,点点点滴滴,即杀可以存活。   这是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进入中国的一个最主要的桥梁。   那个时候胡适和李大钊先生经过了一系列的辩论,那个题目是多谈问题,少谈主义。我想这样的一个方式在一个正常的时刻,环境之下,也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为什么自由主义在中国它的影响大部分还是在知识分子中间,为什么如此?   简单地来讲,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世纪的最初,那个二、三十年,你看看这个国家所面对的是什么,是中法战争,是甲午战争,是八国联军,是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整个的国家都在列强帝国主义烧杀掳掠下,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是丧权辱国的东西,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一个贫苦的极致,烽火连天。   在这么一个环境之下,中国的人民实在是没有一个那样的环境来冷静地思考,自由主义所代表的一个深刻理念,当然在校园里面百花齐放,百家齐鸣,但是终极在最后,能够吸引、号召青年人正式的号召,不外乎还是以中国国民党所代表的三民主义的路线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两条路线。   今天,北大已经107年了,来到这里好象把我们带回到一个近代中国史的时光隧道里面去,因为在这里不但是人文荟萃,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很浓缩的整个的近代史,我看到大家,我就想到,各位今天除了各有专精之外,宏观的思维一定是跟各位在这个校园里面那些服务过的前辈先行们一样。   大家还要想一个问题,中国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我们要选择的到底是哪一条路?当然,在找寻答案的时候,找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历经曲折,历经挑战,我们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们得到了多少的惨痛的教训,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百折不回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在各位的肩膀上,要担负的就是要为历史负起责任来,要为广大的人民来找出路,如何能够让整个的中华民族不要再走上战争和流血,如果能够让和平来实现,如何提升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准,如何维护不断提升我们国际的竞争力,这些重担都在各位的肩头上,一肩挑起来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伟大的格局。   用什么话来形容这样的格局和勇气,来带领我们到一个正确的历史方向和目标,我想了再想,把它归纳成十二个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够“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虽然还有一点老古板,好象太古董一样,但毕竟是我们老祖先心血的条件。用现代的话来讲,我想这十二个字可以缩减成八个字,那就是大家一定要“坚持和平”,我们大家一定要“走向双赢”。   当然有人会问我,你的勇气不小,你的基础在哪里,我要在这里跟各位坦白从宽。   我认为这个基础在哪里呢?在于历史的一个潮流,在于名义的一种驱动。历史的潮流、名义的驱动让我、让许许多多的人有这样的一个勇气,能够来提出来。   什么是历史的潮流?大家都知道,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以中国的富强、康乐为目标,但是不幸的日本铁蹄的侵略阻碍了、终止了这个国家文明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进程。   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对于国家所应该走的总路线又有不同的看法,它的结果是以内战的方式来解决。因此到今天,一个台湾海峡,一条海峡阻隔了两岸,不晓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还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间的嫌隙,尤其到今天回荡不已。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样一个历史的中间,关键的任务在关键的时刻做了关键的决定,扭转了关键的历史的方向,这是惊天动地了不起的事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趋势,一个新的方向,我在这里特别要提到,就是蒋经国先生和邓小平先生。   蒋经国先生在两次能源危机之后,知道台湾那个地方没有任何天然的物质,所以要靠自力更生,可以说是卷起袖子全新全力来推动,所以他推动了“十大”的建设,推动科学园区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官僚,号召留学生回国研究投资,等等的作为为台湾创造了台湾的经济奇迹。   在经济发展之后,更进一步推动了他民主化的工作,所谓政治民主化的工作,包括排除了这种所谓威权的政治,奠定了一个政党之间,政党互动的一个模式。甚至于再进一步开放了党禁、报禁,取消了戒严,同时也促进了两岸人民,尤其是大陆,很多老兵返乡来探亲,在历史的时刻扭转了这个方向。   小平先生开放改革,大家看一看,不但转换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深化的、全面的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平,这都是跨时代、了不起的作为。   蒋经国先生晚年的时候讲,他说他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很多人楞了一下,但是事实上代表了一个内心的忧虑,他的忧虑是大陆和台湾共同的未来,要怎么走。   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的路线要管一百年,用他四川的话讲“动摇不得”。没有动摇,今天大家看一看,大陆的经贸的发展,经济的成长,可以说样样都是名列前茅。   我是一个59年前离开上海回到台湾的,那时候还是一个年轻人,今天来到大陆,所看的一切的情景跟我的回忆和记忆完全不吻合了,所以我是怀着一个祝福的心,一个持续不断期盼的心,希望这块土地能够更快速地来发展。   在整个的发展层面,除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层面也很快速。比如说现在我了解到,在很多基层,所谓定点的民主选举制度,在《宪法》里面也提到,所谓财产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我相信这都是正确的历史方向,都是值得鼓励的历史的步伐。   当然,整个的政治改革,无论是脚步无论是范围,在大陆还有相当的空间来发展,但是我必须要讲,在过去这段时间里面,两岸所走的路、走的方向,已经使我们两岸无论是在差异还是在差距上,这个是越来越缩小,这是历史的潮流,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再谈谈所谓民意的驱动。我这一次到大陆来访问,我说“来的不易”,因为有若干的人很迟疑,甚至于有一种批判,认为我到这里来,是为了进行所谓第三次的国共和谈,所以我的目的是要“联共治台”,那个台下面还是有个“独”字。     我在这里要提出来,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同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扭曲,因为讲这种话是从一个僵化的思维、冷战内战时期的一个思考来看问题、来想问题,时间的确对他们来讲过的太快了,让他们留在二十世纪甚至于30年代、40年代、50年代,我们今天怎么不能够重视当前,怎么不能够放眼当前,来共同展望未来,来开创未来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的长远的利益为考虑呢?以人民为主,幸福优先,我想这是包括我们所有的台湾2300万、大陆13亿的人,我们所有的人民,大家会共同支持的一个方向。   我以前看到,面对东西德国,科尔总理说我们相互需要,面对南北韩,现在卢武玄也讲到,通力心兄弟情,这些声音难道一点都引不起来我们大家应该有的一些提例吗?我想答案是否的,我们会。今天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人民所支持的,我们搭桥铺路,是人民所愿意看到的,他们不愿意再看到两岸的对质、对抗、对立,甚至于对撞,他们愿意看到的是两岸的对话与和解,大家的相互合作。   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去年底,台湾进行“立法”委员的选举,民意的展现,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讲出来,我们就要走对路才有出路。   台湾走对路才有出路,我们认为不能够让“民粹”主义取代民主的思想,不能够让“制宪”、“正名”、“去中国化”、武断的“台独”时间表来打破我们整个幸福的基础。   所以我们提出来我们的看法,其结果我们都知道,今天好多位“立法”委员都在这里,认同支持这种看法和政策立场的在今天“立法”院里面是占有绝对多数的“立法”委员,今天来的国民党的“立法”委员有几十位,但还不全,他们都要来,我说不行,我说这样就放空营了,人家会偷袭。但是我想他们的当选,他们的得票你可以看到人民的趋势。   周日我们出来之前有一个民调,66%的人认同支持两岸的和谐对话,30%认为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这也是一个民意,非常显著的一个情况。   想特别要提出,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历史的趋势、民意的驱动之下,我个人认为,现在给我们一个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就是让我们能够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思考,能够来发展建立一个我们共同的未来,共同的愿景。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不能一直在过去,就像丘吉尔讲的,永远的为了现在和过去在那里纠缠不清的话,那你很可能就失去未来。逝者已,来者俱,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结论。我认为我们的愿景要回到自由的思想,发源地,今天北大我们再谈一谈。这就是多元与包容,这就是互助与双赢,这就是现状的维护与和平的坚持。   各位亲爱的朋友们,网络资讯的时代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时代,何况我们本身就有多元的基础,少数的基层、不同的政治主张等等,这样多元的社会一定要有包容,就好象蔡元培先生所讲的包容。   怎么样来了解有没有包容呢?检验有没有包容,很简单,理性地沟通,相互地尊重,取代所谓激情的谩骂跟批判,这就是包容,很简单。   蒋梦麟先生也是北大的校长,他讲所谓那些背后拖着长辫子的保皇党和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笑虐,那就是包容,北大的分析。   第二我要讲互助和双赢。各位都知道,今天这个市场的经济已经逐渐的在那里整合两岸经济的资源,不但是两岸,事实上今天市场经济的作为可以说在全球化的趋势里面已经席卷了全球,自由的经济就是这样的一个趋势,但是在自由经济的体制之下如何维护和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要落实,而维护提升竞争力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合作,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创新,合作、创新,才有机会。   今天,两岸的关系,各位看到,我们不但是互相依存,而是互补互利,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情况,所以我相信台湾在创造了第一次经济奇迹之后,现在正在迈向第二次的经济奇迹这条路,在努力,大陆今天所面临的也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中华民族这种现代化,这种富强康乐,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而已了。   尤其在即将面临的未来,我要讲,我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啊?我们一定能够来实现所谓如虎添翼的加成的效果,这种加成的效果不是双赢,实际上是多赢的。   东南亚的国家,亚洲其他地区,乃至世界其他国家哪个国家不关心两岸,都关心,两岸的和平、互助双赢,对大家何尝不是一个多赢啊?所以不只是双赢,而是多赢。   第三个,坚持我们的和平,维护我们的一个现状,稳定的一个现状,大家照常理来讲和平是和平,谁希望不稳定的一个和平?时时有改变的忧虑呢?这是逻辑上的层次。   但是在实际的层次,今天两岸的情形,我们必须要来维持所谓的现状,现状维护不是一个静态的,不是一个退缩的,不是一个消极的,现状的维护一方面当然要避免彼此的争议,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存益求同,凝聚善意,累计动力,开创一个崭新的亮丽的未来,这才是今天所代表的一个实际上的利益。   我们各位都知道,我们在过去来讲,长久以来战争流血不只是我们之间,整个世界都普受它的痛苦和摧残,联合国前面有一个雕塑,一把枪打进铁,差不多要打断了,它的含义很深,上面写着:把刀剑熔化成为一处,来重生民生建设、生活改善。   另外一个教授讨论怎么建构和平,中心的思想很简单,他说“点滴心血累积而成”,一点一滴的累积我们可以达到和平的目的。   今天我来到这里,就让我回忆到以色列特拉维夫犹太人博物馆前面写的那段话,他说“全世界的犹太人对于彼此都负有责任”。我们虽然曾经彼此有过战争,有过流血,今天要谈沟通、和平,有的时候就觉得谈何容易,但是犹太人的那句话让我感触良深,我相信有智慧、有能力的中华儿女,都可以理解,化刀剑为玉雏,化干戈为玉帛,点滴的心血累计而成我们长长久久的和平关系。   各位亲爱的年轻朋友,江山代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位都知道,年轻就是希望,年轻就是机会,在这个时候,大家回想一下前辈鲜血曾经负起了他们应该负起的扭转时代的历史的责任,现在又轮到大家了。   大家都是将来国家社会乃至于民族的领航员,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时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国的里根总统提到的那句很好的话,他说“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来到这里。   让我们大家共同坚持,互惠双赢,坚持和平,这是我们可以说自我的期许,也是向历史的责任,唯有达到这样的目的,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我相信这是中华民族为万世所称赞的最重要的成就,也是面对炎黄子孙,共同的光荣,谢谢大家。 连战北大演讲(English Version) 'Desinification' unacceptable among Taiwan people - Lien Visiting Taiwan opposition KMT Chairman Lien Chan delivers a speech at the Peking University in Beijing April 29, 2005. Lien Chan, chairman of the Kuomintang party, said in Beijing Friday that the majority in Taiwan would not accept the policy of "desinification ," which is aimed at severing ties between the Chinese mainland and Taiwan. It's "a pity" that some political forces in Taiwan have been advocating such "an extreme idea", said Lien when answering a question at the end of his 40-minute speech at Peking University. "I'm sure that the majority of Taiwan people will not take on their shoes," said Lien, who described the efforts for "desinification" as something out of the imagination of the people in other countries and the mainland. These "desinification" efforts have aroused great concern among Taiwan people and even foreigners residing in Taiwan, he added. According to him, parents of numerous school children are now looking for resources other than public schools in Taiwan to continue education in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 "The parents hope their children could learn more about the creams of the Chinese culture," Lien said. In his speech at the unversity, Lien said it is the common aspiration of all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to seek reconciliation and dialog for the building of a win-win future. "We should put the people first and give priority to the people's well-being. This is supported by all the Chinese people, including the 23 million residents in Taiwan and the 1.3 billion on the mainland." "We're paving the way and building a bridge, and the people will be glad to see cross-Straits dialog, reconciliation and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confrontation or conflict," Lien said. Before Lien and his KMT delegation left Taiwan for the Chinese mainland, Lien said a poll conducted in Taiwan indicated 66 percent of the Taiwan people support cross-Straits reconciliation and dialogue, while about 30 percent say it is unlikely to produceany concrete result. Lien told his audience it is a historic opportunity to sum up the past and build a common future for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 "And this is very important," he said. He said the Chinese people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should work together for peace and stability by "actively"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may be the best way to develop cross-Straits relations, but it should not be done in a passive manner," Lien said. By maintaining the status quo, both sides should seek more common grounds while reserving differences and create a win-win future for all the Chinese people across the Straits, he said. He quoted a famous Western saying "peace by pieces," saying that every Chinese should contribute his "piece" of efforts to the promotion of peace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and every Chinese should be held accountable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rest of the Chinese on the globe.
  • opre -2457400729秒前
    引用 3
      主持人(北京大学副校长郝平):尊敬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和夫人连方瑀女士,尊敬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先生,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主持人: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未名湖,热烈欢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一行访问我校,并发表演讲。出席今天演讲会的贵宾有: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连战先生和夫人连方瑀女士、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吴伯雄先生、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林澄枝女士、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江丙坤先生、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秘书长林丰正先生、以及随同连战主席访问的中国国民党访问团的各位嘉宾。   主持人: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方面,出席今天演讲会的有北京大学的兼职教授陈云林教授、李炳才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方面,出席今天演讲会的有北京大学校委员会主任闵维方教授、以及北大相关领导和各院系师生代表。我们对光临北大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正在国外参加大会的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专门委托我向连战主席和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现在请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闵维方教授致欢迎辞。   闵维方:尊敬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及夫人连方?女士,尊敬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的各位嘉宾、尊敬的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主任陈云林先生、老师们、同学们、朋友们,值此,春意盎然,我们以万分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及夫人一行,莅临北京大学。首先,我谨以北京大学全体师生的名义,向连战主席及夫人,向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的各位嘉宾,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   闵维方:连战主席是我们北大师生所熟知的台湾著名政治家,1957年,连战先生毕业于台湾大学政治系,1961年,取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国际法和外交硕士学位。196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博士学位。1966年至1968年,他曾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执教。1968年回台后,任台湾大学政治学客座教授,政治系主任及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在学术界博享声望。1965年,连战先生出任中国国民党青年工作会主任,此后历任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常委、副主席、主席。   闵维方:今天作为首位访问北京大学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将在这里发表演讲,我们为此而深感荣幸。近一段时间以来,两岸政党交流的互动呈现新的活跃局面。前不久,江丙坤副主席率领中国国民党参访团对大陆进行成功的访问。连战主席此行更是举世瞩目,意义重大。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两岸关系的良性发展,双方在各个领域进一步加强交流与合作,是人心所向,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连战主席的来访必将有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有助于催生两岸合作与交流的崭新局面。   闵维方:北京大学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重要学术影响的高等学府。100多年来,北大秉承着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为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人民的自由民主、为现代化建设和教育、文化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独特的卓越贡献。近年来,北大在两岸的文教学术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与台湾的许多大学和学术机构之间交流交往,十分活跃。目前,在北京学习的台湾学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大学本科生,已有265位。   闵维方:我们相信,随着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我们北大与台湾高等院校、学术机构之间的交流交往还会得到更加进一步的发展,还会更加密切。再次,我还要高兴地告诉大家,北京大学与连战主席还另有一番特殊的渊源和情谊,这里曾经是连主席的母亲赵兰坤女士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1930年8月,赵兰坤女士得到辽宁私立女校校长的推荐,进入燕京大学宗教学院宗教及社会学科专修学习。1952年,燕京大学并入北京大学。因此,赵兰坤女士也是我们北京大学的校友,今天连战主席回到自己母亲的母校,我们尤感高兴,并再次表示热烈欢迎。   闵维方:“春风犹化千层雪,海水流连两岸新”。我深信,两岸之间充满着真诚的交流与交往。不仅将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骨肉联系,也必将促进两岸的共同繁荣与发展,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与振兴。最后,希望北京大学之访能给连战主席一行留下美好的印象,也预祝连战主席的大陆之行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发表演讲。   连战:尊敬的闵主任委员、副校长、陈主任,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今天我和内人偕同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起来到北京大学,非常荣幸。在这里首先向各位表示感谢。北京大学的校址,刚才我了解到,就是当年燕京的校址,我的母亲在三十年代在这里念书,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可以说是倍感亲切。   连战:看到斯草、斯木、斯事、斯人,想到我母亲在这儿年轻的岁月,在这个校园接受教育、进修成长,心里面实在是非常亲切。她老人家今年已经96岁了,我告诉她我要到这边来,她还是笑咪咪的很高兴。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报道。北京大学是我们大学里面的翘楚,也是中国现代新思潮的发源地。蔡元培先生有两句名言:寻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这种自由包容的校风之下,长久之下北大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培育了很多精英分子。   连战:尤其在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可以说都是能够挺身而出,各领风骚。不但为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那种感时、伤时、忧国的情况。所以我今天来到这里,心里回忆这些,非常感动。我的母校也是我服务多年的台湾大学,同样的师生也以能够参与“争自由、为民主、保国家”的各种的活动,也许是因为历史的因缘机会,所以台湾大学曾经成为两岸高等学术人才的一个荣誉。   连战:1949年之后北大好多好多的老师跟同学们好象种子一样,跨洋过海到了台湾,尤其到了台湾大学,把自由的种子带到那里去,在那里开花结果。包括傅斯年、毛之水等等师生后来都是在台大当教授,受到大家非常欢迎的教导。尤其胡适和傅斯年先生,都是五四运动的健将。傅斯年先生当过北京大学的校长,后来出任台湾大学的校长。所以在今天,台湾大学里面那个幽静的校园,那个回想不已的附中都是台湾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生活里面的一部分。所以,简单地来讲,自由的思想,北大、台大系出同源,可以说是一脉相传,尤其在大陆,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自由的堡垒,隔了一个海峡,相互辉映。   连战:今天我来到北大,我也愿意回顾一下,中国近百年以来整个的思想的发展,应该也可以说归功于北大。大家都知道胡适先生提倡自由主义,那是代表一种自由、民主、繁荣、进步的创举,也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回响。但是我们仔细地来看,自由主义这个思想在中国走的是一段坎坷的路,不是很顺利,也不是很成功。记得在那个年代,胡适先生介绍杜威的实用主义,谈到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面对重大的针对社会的问题,提出所谓问题趋向的一个态度,要大家以逐渐进步,所谓渐进,逐步的,改良的方式,来面对所有的社会的国家的问题,他相信,不要任何的武断,不要任何的教条,点点点滴滴,即杀可以存活。     连战:这是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进入中国的一个最主要的桥梁。那个时候胡适和李大钊先生经过了一系列的辩论,那个题目是多谈问题,少谈主义。我想这样的一个方式在一个正常的时刻、环境之下,也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为什么自由主义在中国它的影响大部分还是在知识分子中间,为什么如此?     连战:简单地来讲,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世纪的最初,那个二、三十年,你看看这个国家所面对的是什么,是中法战争,是甲午战争,是八国联军,是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整个的国家都在列强帝国主义烧杀掳掠下,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是丧权辱国的东西,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一个贫苦的极致,烽火连天。   连战:在这么一个环境之下,中国的人民实在是没有一个那样的环境来冷静地思考自由主义所代表的一个深刻理念,当然在校园里面百花齐放、百家齐鸣,但是终极,能够吸引、号召青年人的正式的号召,不外乎还是以中国国民党所代表的三民主义的路线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两条路线。   连战:今天,北大已经107年了,来到这里好象把我们带回到一个近代中国史的时光隧道里面去,因为在这里不但是人文荟萃,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很浓缩的整个的近代史。我看到大家,我就想到,各位今天除了各有专精之外,宏观的思维一定是跟各位在这个校园里面那些服务过的前辈先行们一样。   连战:大家还要想一个问题,中国的未来到底在哪里?我们要选择的到底是哪一条路?当然,在找寻答案的时候,找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历经曲折,历经挑战,我们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们得到了多少的惨痛的教训,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百折不回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在各位的肩膀上,要担负的就是要为历史负起责任来,要为广大的人民来找出路。   连战:如何能够让整个的中华民族不要再走上战争和流血,如何能够让和平来实现,如何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准,如何能够维护和不断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重担,都在各位的肩头上。一肩挑起来,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伟大的格局。那么,用什么话来形容这样的格局,这样的勇气,带领我们到正确的历史方向和目标。我想了再想,把他归纳成12个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够“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连战:听起来有一点老古板,好象太古董一样。但是毕竟这是我们老祖先心血的结晶。也许用现在的话,这12个字可以再变成8个字,那就是我们大家一定要坚持和平,我们大家一定要走向双赢。   连战:当然有人会问我,你的勇气不小,你的基础在哪里?我要在这里跟各位坦白从宽。我认为这个基础在哪里呢,在于历史的一个潮流、在于民意的一种驱动。历史的潮流、民意的驱动让我、让许许多多的人有这样的勇气能够提出来。什么是历史的潮流?大家都知道,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以中国的富强、康乐为目标。但是,不幸的日本铁蹄的侵略,阻碍、终止了这个国家文明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进程。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对国家应该走的总路线又有不同的看法,它的结果是以内战的方式来解决。一直到今天,一个台湾海峡、一条海峡阻隔了两岸,不晓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还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间的间隙,一直到今天,回荡不已。   连战: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样一个历史的中间,关键的任务在关键的时刻做了关键的决定,扭转了关键的历史的方向,这是惊天动地了不起的事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趋势,一个新的方向,我在这里特别要提到,就是蒋经国先生和邓小平先生。蒋经国先生在两次能源危机之后,知道台湾那个地方没有任何天然的物质,所以要靠自力更生,可以说是卷起袖子全心全力来推动,所以他推动了“十大”的建设,推动科学园区的建立,号召留学生回国研究投资,等等的作为为台湾创造了台湾的经济奇迹。   连战:在经济发展之后,更进一步推动了他民主化的工作,所谓政治民主化的工作,包括排除了这种所谓威权的政治,奠定了一个政党之间互动的一个模式。甚至于再进一步开放了党禁、报禁,取消了戒严,同时也促进了两岸人民,尤其是大陆,很多老兵返乡来探亲,在历史的时刻扭转了这个方向。   连战: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大家看一看,不但转换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深化的、全面的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平,这都是跨时代的、了不起的作为。蒋经国先生晚年的时候讲,他说他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的路线要管一百年,用他四川的话讲“动摇不得”。没有动摇,今天大家看一看,大陆经贸的发展,经济的成长,可以说样样都是名列前茅。   连战:我是一个59年前离开上海回到台湾的,那时候还是一个年轻人,今天来到大陆,所看的一切的情景跟我的回忆和记忆完全不吻合了,所以我是怀着一个祝福的心,一个持续不断期盼的心,希望这块土地能够更快速地来发展。在整个的发展层面,除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层面也很快速。比如说现在我了解到,在很多基层,所谓定点的民主选举制度,在《宪法》里面也提到,所谓财产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我相信这都是正确的历史方向,都是值得鼓励的历史的步伐。   连战:当然,整个的政治改革,无论是脚步无论是范围,在大陆还有相当的空间来发展,但是我必须要讲,在过去这段时间里面,两岸所走的路、走的方向,已经使我们两岸无论是在差异还是在差距上,这个是越来越缩小,这是历史的潮流,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连战:再谈谈所谓民意的驱动。我这一次到大陆来访问,我说“来的不易”,因为有若干的人很迟疑,甚至于有一种批判,认为我到这里来,是为了进行所谓第三次的国共和谈,所以我的目的是要“联共治台”。但是,现在那个“台”下面还有个“独”字。   连战:我在这里要提出来,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同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扭曲,因为讲这种话是从一个僵化的思维、冷战内战时期的一个思考来看问题、来想问题,时间的确对他们来讲过的太快了,让他们留在二十世纪甚至于30年代、40年代、50年代,我们今天怎么不能够重视当前,怎么不能够放眼当前,来共同展望未来,来开创未来呢?   连战: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的长远的利益为考虑呢?以人民为主,幸福优先,我想这是包括我们所有的台湾2300万、大陆13亿的人,我们所有的人民,大家会共同支持的一个方向。   连战:我以前看到,面对东西德国,科尔总理说我们相互需要,面对南北韩,现在卢武玄也讲到,通力心兄弟情,这些声音难道一点都引不起来我们大家应该有的一些提例吗?我想答案是否的,我们会。今天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人民所支持的,我们搭桥铺路,是人民所愿意看到的,他们不愿意再看到两岸的对质、对抗、对立,甚至于对撞,他们愿意看到的是两岸的对话与和解,大家的相互合作。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去年底,台湾进行“立法”委员的选举,民意的展现,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讲出来,我们就要走对路才有出路。   连战:台湾走对路才有出路,我们认为不能够让“民粹”主义取代民主的思想,不能够让“制宪”、“正名”、“去中国化”、武断的“台独”时间表来打破我们整个幸福的基础。所以我们提出来我们的看法,其结果我们都知道,今天好多位“立法”委员都在这里,认同支持这种看法和政策立场的在今天“立法”院里面是占有绝对多数的“立法”委员,今天来的国民党的“立法”委员有几十位,但还不全,他们都要来,我说不行,我说这样就放空营了,人家会偷袭。但是我想他们的当选,他们的得票你可以看到人民的趋势。     连战:周日我们出来之前有一个民调,66%的人认同支持两岸的和谐对话,30%认为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这也是一个民意,非常显著的一个情况。想特别要提出,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历史的趋势、民意的驱动之下,我个人认为,现在给我们一个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就是让我们能够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思考,能够来发展建立一个我们共同的未来,共同的愿景。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连战:我们不能一直在过去,就像丘吉尔讲的,永远的为了现在和过去在那里纠缠不清的话,那你很可能就失去未来。逝者已,来者俱,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结论。我认为我们的愿景要回到自由的思想,发源地,今天北大我们再谈一谈。这就是多元与包容,这就是互助与双赢,这就是现状的维护与和平的坚持。   连战:各位亲爱的朋友们,网络资讯的时代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时代,何况我们本身就有多元的基础,少数的基层、不同的政治主张等等,这样多元的社会一定要有包容,就好象蔡元培先生所讲的包容。   连战:怎么样来了解有没有包容呢?检验有没有包容,很简单,理性地沟通,相互地尊重,取代所谓激情的谩骂跟批判,这就是包容,很简单。   连战: 蒋梦麟先生也是北大的校长,他讲所谓那些背后拖着长辫子的保皇党和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笑虐,那就是包容,北大的分析。   连战:第二我要讲互助和双赢。各位都知道,今天这个市场的经济已经逐渐的在那里整合两岸经济的资源,不但是两岸,事实上今天市场经济的作为可以说在全球化的趋势里面已经席卷了全球,自由的经济就是这样的一个趋势,但是在自由经济的体制之下如何维护和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连战: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要落实,而维护提升竞争力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合作,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创新,合作、创新,才有机会。   连战:今天,两岸的关系,各位看到,我们不但是互相依存,而是互补互利,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情况,所以我相信台湾在创造了第一次经济奇迹之后,现在正在迈向第二次的经济奇迹这条路,在努力,大陆今天所面临的也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中华民族这种现代化,这种富强康乐,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而已了。   连战:尤其在即将面临的未来,我要讲,我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啊?我们一定能够来实现所谓如虎添翼的加成的效果,这种加成的效果不是双赢,实际上是多赢的。   连战:第三个,我要谈到,就是来坚持我们的和平,维护我们的现状、稳定的现状。大家照常理讲,和平是和平,谁需要不稳定的一个和平,时时有改变的忧虑,这是逻辑上的曾经。但是在实际的层次,今天两岸的情形下,我们必须要维持我们的现状。现状维护不是一个静态的,不是一个退缩的,不是一个消极的。现状的维护,一方面当然要避免彼此的争议,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存异求同,凝聚善意,累计动力,开创一个崭新的、亮丽的未来。     连战:我们各位都知道,在过去,长久以来,战争流血不止是我们之间,整个的世界,都普受它的痛苦和摧残。联合国前面有一个雕塑,一把枪打了结要断了,它的含义很深。     连战:今天我来到这里,让我回忆到以色列,特拉维夫,犹太人博物馆,前面写了一段话,他说,全世界的犹太人对于彼此都负有责任。我们虽然曾经彼此有过战争有过流血,今天要谈沟通和平,有的时候觉得谈何容易。但是犹太人的话让我感触良深。     连战:我相信有智慧、有能力的中华儿女大家都了解,我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点滴的心血累积成我们常常久久的和平关系。各位亲爱的年轻朋友,江山待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位都知道年轻就是希望、年轻就会机会。在这个时候,大家回想一下,前辈先贤曾经负起他们应该负起扭转时代历史的责任,现在又轮到大家。   连战:大家都是将来国家、社会乃至民族的领航员。所以在这样的时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国里根总统说的话,他说,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来到这里。让我们大家共同坚持,互惠双赢,坚持和平。这是我们自我的期许,也是向历史的责任。唯有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这将是中华民族为举世称赞最重大的成就,也是我们面对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共同的光荣。   连战:谢谢大家!
  • 游客 -2457425274秒前
    引用 4
      http://blog.sina.com.cn/u/474ee90101000150 这上有~ 全的~
  • 游客 -2457366898秒前
    引用 5
      连战北大演讲稿全文 尊敬的闵主任委员、副校长、陈主任,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早安。今天我和内人偕同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一起来到北京大学,非常荣幸。在这里首先向各位表示感谢。北京大学的校址,刚才我了解到,就是当年燕京的校址,我的母亲在三十年代在这里念书,所以今天来到这里可以说是倍感亲切。 看到斯草、斯木、斯事、斯人,想到我母亲在这儿年轻的岁月,在这个校园接受教育、进修成长,心里面实在是非常亲切。她老人家今年已经96岁了,我告诉她我要到这边来,她还是笑咪咪的很高兴。台湾的媒体说我今天回母校,母亲的学校,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报道。北京大学是我们大学里面的翘楚,也是中国现代新思潮的发源地。蔡元培先生有两句名言:寻思想自由的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这种自由包容的校风之下,长久之下北大为这个国家、为这个社会培育了很多精英分子。 尤其在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可以说都是能够挺身而出,各领风骚。不但为整个国家民族和社会做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展示了中国知识分子那种感时、伤时、忧国的情况。所以我今天来到这里,心里回忆这些,非常感动。我的母校也是我服务多年的台湾大学,同样的师生也以能够参与"争自由、为民主、保国家"的各种的活动,也许是因为历史的因缘机会,所以台湾大学曾经成为两岸高等学术人才的一个荣誉。 1949年之后北大好多好多的老师跟同学们好象种子一样,跨洋过海到了台湾,尤其到了台湾大学,把自由的种子带到那里去,在那里开花结果。包括傅斯年、毛之水等等师生后来都是在台大当教授,受到大家非常欢迎的教导。尤其胡适和傅斯年先生,都是五四运动的健将。傅斯年先生当过北京大学的校长,后来出任台湾大学的校长。所以在今天,台湾大学里面那个幽静的校园,那个回想不已的附中都是台湾大学的老师和学生生活里面的一部分。所以,简单地来讲,自由的思想,北大、台大系出同源,可以说是一脉相传,尤其在大陆,可以说是历史上的一个自由的堡垒,隔了一个海峡,相互辉映。 今天我来到北大,我也愿意回顾一下,中国近百年以来整个的思想的发展,应该也可以说归功于北大。大家都知道胡适先生提倡自由主义,那是代表一种自由、民主、繁荣、进步的创举,也曾经引起了很大的回响。但是我们仔细地来看,自由主义这个思想在中国走的是一段坎坷的路,不是很顺利,也不是很成功。记得在那个年代,胡适先生介绍杜威的实用主义,谈到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面对重大的针对社会的问题,提出所谓问题趋向的一个态度,要大家以逐渐进步,所谓渐进,逐步的,改良的方式,来面对所有的社会的国家的问题,他相信,不要任何的武断,不要任何的教条,点点点滴滴,即杀可以存活。 这是实用主义和自由主义进入中国的一个最主要的桥梁。那个时候胡适和李大钊先生经过了一系列的辩论,那个题目是多谈问题,少谈主义。我想这样的一个方式在一个正常的时刻、环境之下,也许是一个最好的选择,但是为什么自由主义在中国它的影响大部分还是在知识分子中间,为什么如此?简单地来讲,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十九世纪的最后、二十世纪的最初,那个二、三十年,你看看这个国家所面对的是什么,是中法战争,是甲午战争,是八国联军,是日俄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整个的国家都在列强帝国主义烧杀掳掠下,不平等条约可以说是丧权辱国的东西,老百姓的生活已经到了一个贫苦的极致,烽火连天。 在这么一个环境之下,中国的人民实在是没有一个那样的环境来冷静地思考自由主义所代表的一个深刻理念,当然在校园里面百花齐放、百家齐鸣,但是终极,能够吸引、号召青年人的正式的号召,不外乎还是以中国国民党所代表的三民主义的路线和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社会主义总路线两条路线。 今天,北大已经107年了,来到这里好象把我们带回到一个近代中国史的时光隧道里面去,因为在这里不但是人文荟萃,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个很浓缩的整个的近代史。我看到大家,我就想到,各位今天除了各有专精之外,宏观的思维一定是跟各位在这个校园里面那些服务过的前辈先行们一样。 大家还要想一个问题,中国的未来到底在哪?我们要选择的到底是哪一条路?当然,在找寻答案的时候,找寻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我们都知道,历经曲折,历经挑战,我们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们得到了多少的惨痛的教训,这些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身为一个知识分子,我相信大家都有这种百折不回的决心和勇气。因为在各位的肩膀上,要担负的就是要为历史负起责任来,要为广大的人民来找出路。 如何能够让整个的中华民族不要再走上战争和流血,如果能够让和平来实现,如何能够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如何能够维护和不断提升我们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重担,都在各位的肩头上。一肩挑起来,就是现代知识分子的一个伟大的格局。那么,用什么话来形容这样的格局,这样的勇气,带领我们到正确的历史方向和目标。我想了再想,把他归纳成12个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够"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 听起来有一点老古板,好象太古董一样。但是毕竟这是我们老祖先心血的结晶。也许用现在的话,这12个字可以再变成8个字,那就是我们大家一定要坚持和平,我们大家一定要走向双赢。当然有人会问我,你的勇气不小,你的基础在哪?我要在这里跟各位坦白从宽。我认为这个基础在哪呢,在于历史的一个潮流、在于民意的一种驱动。历史的潮流、民意的驱动让我、让许许多多的人有这样的勇气能够提出来。什么是历史的潮流?大家都知道,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都以中国的富强、康乐为目标。但是,不幸的日本铁蹄的侵略,阻碍、终止了这个国家文明的建设,以及现代化的进程。抗战胜利之后,国共两党对国家应该走的总路线又有不同的看法,它的结果是以内战的方式来解决。一直到今天,一个台湾海峡、一条海峡阻隔了两岸,不晓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还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间的间隙,一直到今天,回荡不已。 但是我们也看到,在这样一个历史的中间,关键的任务在关键的时刻做了关键的决定,扭转了关键的历史的方向,这是惊天动地了不起的事情。形成了一个新的趋势,一个新的方向,我在这里特别要提到,就是蒋经国先生和邓小平先生。蒋经国先生在两次能源危机之后,知道台湾那个地方没有任何天然的物质,所以要靠自力更生,可以说是卷起袖子全新全力来推动,所以他推动了"十大"的建设,推动科学园区的建立,信息技术的官僚,号召留学生回国研究投资,等等的作为为台湾创造了台湾的经济奇迹。 在经济发展之后,更进一步推动了他民主化的工作,所谓政治民主化的工作,包括排除了这种所谓威权的政治,奠定了一个政党之间,政党互动的一个模式。甚至于再进一步开放了党禁、报禁,取消了戒严,同时也促进了两岸人民,尤其是大陆,很多老兵返乡来探亲,在历史的时刻扭转了这个方向。 小平先生提出改革开放,大家看一看,不但转换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深化的、全面的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平,这都是跨时代、了不起的作为。蒋经国先生晚年的时候讲,他说他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小平先生讲到,改革开放的路线要管一百年,用他四川的话讲"动摇不得"。没有动摇,今天大家看一看,大陆经贸的发展,经济的成长,可以说样样都是名列前茅。 我是一个59年前离开上海回到台湾的,那时候还是一个年轻人,今天来到大陆,所看的一切的情景跟我的回忆和记忆完全不吻合了,所以我是怀著一个祝福的心,一个持续不断期盼的心,希望这块土地能够更快速地来发展。在整个的发展层面,除了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层面也很快速。比如说现在我了解到,在很多基层,所谓定点的民主选举制度,在《宪法》里面也提到,所谓财产权是最基本的人权,我相信这都是正确的历史方向,都是值得鼓励的历史的步伐。 当然,整个的政治改革,无论是脚步无论是范围,在大陆还有相当的空间来发展,但是我必须要讲,在过去这段时间里面,两岸所走的路、走的方向,已经使我们两岸无论是在差异还是在差距上,这个是越来越缩小,这是历史的潮流,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再谈谈所谓民意的驱动。我这一次到大陆来访问,我说"来的不易",因为有若干的人很迟疑,甚至于有一种批判,认为我到这里来,是为了进行所谓第三次的国共和谈,所以我的目的是要"联共治台"。但是,现在那个"台"下面还有个"独"字。 我在这里要提出来,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同时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扭曲,因为讲这种话是从一个僵化的思维、冷战内战时期的一个思考来看问题、来想问题,时间的确对他们来讲过的太快了,让他们留在二十世纪甚至于30年代、40年代、50年代,我们今天怎么不能够重视当前,怎么不能够放眼当前,来共同展望未来,来开创未来呢? 我们为什么不能够以善意为出发点、以信任为基础,以两岸人民的福祉为依归,为民族的长远的利益为考虑呢?以人民为主,幸福优先,我想这是包括我们所有的台湾2300万、大陆13亿的人,我们所有的人民,大家会共同支持的一个方向。 我以前看到,面对东西德国,科尔总理说我们相互需要,面对南朝鲜,现在卢武玄也讲到,通力心兄弟情,这些声音难道一点都引不起来我们大家应该有的一些提例吗?我想答案是否的,我们会。今天我们所走的这条路是人民所支持的,我们搭桥铺路,是人民所愿意看到的,他们不愿意再看到两岸的对质、对抗、对立,甚至于对撞,他们愿意看到的是两岸的对话与和解,大家的相互合作。我想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去年底,台湾进行"立法"委员的选举,民意的展现,开始的时候可以说是非常明确的讲出来,我们就要走对路才有出路。 台湾走对路才有出路,我们认为不能够让"民粹"主义取代民主的思想,不能够让"制宪"、"正名"、"去中国化"、武断的"台独"时间表来打破我们整个幸福的基础。所以我们提出来我们的看法,其结果我们都知道,今天好多位"立法"委员都在这里,认同支持这种看法和政策立场的在今天"立法"院里面是占有绝对多数的"立法"委员,今天来的国民党的"立法"委员有几十位,但还不全,他们都要来,我说不行,我说这样就放空营了,人家会偷袭。但是我想他们的当选,他们的得票你可以看到人民的趋势。 周日我们出来之前有一个民调,66%的人认同支持两岸的和谐对话,30%认为可能没有什么太大的效果,这也是一个民意,非常显著的一个情况。想特别要提出,在这样的一个大的环境历史的趋势、民意的驱动之下,我个人认为,现在给我们一个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总结过去历史的机会就是让我们能够有一个新的环境,新的思考,能够来发展建立一个我们共同的未来,共同的愿景。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们不能一直在过去,就像丘吉尔讲的,永远的为了现在和过去在那里纠缠不清的话,那你很可能就失去未来。逝者已,来者俱,我在这里做一个简单的结论。我认为我们的愿景要回到自由的思想,发源地,今天北大我们再谈一谈。这就是多元与包容,这就是互助与双赢,这就是现状的维护与和平的坚持。各位亲爱的朋友们,网络信息的时代本来就是多元化的时代,何况我们本身就有多元的基础,少数的基层、不同的政治主张等等,这样多元的社会一定要有包容,就好象蔡元培先生所讲的包容。 怎么样来了解有没有包容呢?检验有没有包容,很简单,理性地沟通,相互地尊重,取代所谓激情的谩骂跟批判,这就是包容,很简单。 蒋梦麟先生也是北大的校长,他讲所谓那些背后拖著长辫子的保皇党和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大家在一起讨论问题,互相笑虐,那就是包容,北大的分析。 第二我要讲互助和双赢。各位都知道,今天这个市场的经济已经逐渐的在那里整合两岸经济的资源,不但是两岸,事实上今天市场经济的作为可以说在全球化的趋势里面已经席卷了全球,自由的经济就是这样的一个趋势,但是在自由经济的体制之下如何维护和提升我们的竞争力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不能只喊口号,要落实,而维护提升竞争力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合作,唯一的就是一定要创新,合作、创新,才有机会。 今天,两岸的关系,各位看到,我们不但是互相依存,而是互补互利,而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情况,所以我相信台湾在创造了第一次经济奇迹之后,现在正在迈向第二次的经济奇迹这条路,在努力,大陆今天所面临的也是千载难逢的一个机会,所以中华民族这种现代化,这种富强康乐,已经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美梦而已了。 尤其在即将面临的未来,我要讲,我说两岸合作赚世界的钱有什么不对啊?我们一定能够来实现所谓如虎添翼的加成的效果,这种加成的效果不是双赢,实际上是多赢的。 第三个,我要谈到,就是来坚持我们的和平,维护我们的现状、稳定的现状。大家照常理讲,和平是和平,谁需要不稳定的一个和平,时时有改变的忧虑,这是逻辑上的曾经。但是在实际的层次,今天两岸的情形下,我们必须要维持我们的现状。现状维护不是一个静态的,不是一个退缩的,不是一个消极的。现状的维护,一方面当然要避免彼此的争议,但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存异求同,凝聚善意,累计动力,开创一个崭新的、亮丽的未来。 我们各位都知道,在过去,长久以来,战争流血不止是我们之间,整个的世界,都普受它的痛苦和摧残。联合国前面有一个雕塑,一把枪打了结要断了,它的含义很深。 今天我来到这里,让我回忆到以色列,特拉维夫,犹太人博物馆,前面写了一段话,他说,全世界的犹太人对于彼此都负有责任。我们虽然曾经彼此有过战争有过流血,今天要谈沟通和平,有的时候觉得谈何容易。但是犹太人的话让我感触良深。 我相信有智能、有能力的中华儿女大家都了解,我们可以化干戈为玉帛,点滴的心血累积成我们常常久久的和平关系。各位亲爱的年轻朋友,江山待有才人出,长江后浪推前浪。各位都知道年轻就是希望、年轻就会机会。在这个时候,大家回想一下,前辈先贤曾经负起他们应该负起扭转时代历史的责任,现在又轮到大家。 大家都是将来国家、社会乃至民族的领航员。所以在这样的时刻,我又想到以前美国里根总统说的话,他说,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来到这里。让我们大家共同坚持,互惠双赢,坚持和平。这是我们自我的期许,也是向历史的责任。唯有我们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为民族立生命,为万世开太平,这将是中华民族为举世称赞最重大的成就,也是我们面对世世代代炎黄子孙共同的光荣。 谢谢大家!
  • vlmzu -2457375586秒前
    引用 6
      不知道
返回
发新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