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与恩格思间的友谊?

游客 2020-10-8 1908

最新回复 (2)
  • otonq -2581352281秒前
    引用 2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从1842年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会晤起,40年里,他们在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斗争中,团结作战,患难与共,建立了真挚的友谊。由于革命斗争需要,他们曾身处两地近20年,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不仅没有因此而疏远,反而联系越来越密切。他们几乎每天都要通信,交谈各种政治事件和科学理论问题,共同指导着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马克思不仅十分钦佩恩格斯的渊博学识和高尚人格,而且对恩格斯的身体也很关心。有一个时期,恩格斯生病,马克思时时挂在心上,他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说:“我关切你的身体健康,如同自己患病一样,也许还要厉害些。”恩格斯为了“保存最优秀的思想家”,在经济上资助贫困的马克思,使其能专心致力于革命理论的研究,他违背自己本来的意愿,到父亲经营的公司中去从事那“鬼商业”的工作。当《资本论》第一卷付印的时候,马克思给恩格斯写信说:“其所以能够如此,我只有感谢你!没有你为我的牺牲,我是决不可能完成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恩格斯尽管做出了巨大牺牲,但他始终认为,能够同马克思并肩战斗40年,是一生中最大的幸福。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这种崇高的革命友谊,正如列宁所赞扬的,它“超过了古人关于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长达40年的友谊与合作中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他的一生表现的许多高尚的道德人格主要有:舍己相助,无私奉献;谦虚谨慎,胸怀宽广;肝胆相照,无私无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些道德人格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并促使他在晚年执着探求真理,依据新情况,研究新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新的丰富和发展.认真研究恩格斯的高尚道德人格,对正确把握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对培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人与人(同学、朋友、同事或邻居等)之间的一种相互亲近、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相互依恋的关系,称之为友谊 。   飞鸟要筑巢,蜘蛛要织网。而人呢?则需要朋友,需要友谊。   为何?因为人是社会人,需要与他人交往,需要理解,需要发展,需要相互同情,相互帮助……   那么,友谊是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友谊有以下五个特点:   a. 温暖、感情:相处时会表达出温暖与感情。   b. 信任 :对对方有信心。   c. 自我坦露:藉由自我坦露更加了解彼此。   d. 承诺 :花时间与精力去帮助对方。   e. 相信关系是持久的:相信双方的友谊是长存的。   所以,友谊是知情,是知音,是知心。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得好:“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所以有人就有这样的感叹: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也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有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严正的朋友。”   友谊是诤言,是中肯,是医治心病的良药,真正的朋友很像一些内行的心理医生,不仅会帮助你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而且能帮你卸下精神包袱。 古人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友谊 ,在平时似乎还觉察不出它的珍贵来,然而一旦当人感到有困难时,尤其是在当你犯了错误、“落难”时,一般人所持的态度往往是:想说而不敢说、不会说,有的甚至躲得远远的。此时,惟有朋友才会伸出友谊之手,同情你,安慰你,支持你,帮助你。所以,友谊是难得的、可贵的。甜甜蜜蜜不是友谊,奉承谄媚也不是友谊 ,互相吹捧只会使友谊变得毫无价值 。   友谊是人终身的精神食粮。“友谊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帮你长知识、长智慧、长力量、长经验……酒可以足,饭可以饱,金钱可以用完,而真诚的友谊却是一生一世享用不完的。友谊是人生的无价之宝。   友谊也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义务。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自己的朋友负责。友谊会使你先朋友之忧而忧,后朋友之乐而乐;会使你心甘情愿地去为朋友尽义务,毫无怨言地为朋友做贡献。   友谊是愉快,是欢乐,是幸福。它会使一个人的人生感到充实、和谐。有了它,人就不会感到孤独;有了它,就会使一个人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友谊是一盏明灯。它能使人在彷徨之中增加信心,在困难之中见到希望,在黑暗之中见到光明,它能弥补一个人心灵中的创伤,可以将一个人从危险的堕落之中挽救过来。   总之,友谊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所以英国伟大学者达尔文说:“谈到名声、荣誉、快乐、财富这些东西,如果同友谊相比,它们都是尘土……”   一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友谊 ,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真正的友谊不能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有的人今天想要友谊时对他人就好得不得了,明天不想要友谊时则冷若冰霜,态度来了一个180度的大弯;有的人“需要”友谊时就什么都愿意做,什么都愿意给,不“需要”友谊时,则特别怕麻烦,甚至懒得答理他人,这样的人是很难获得真正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不能从个人的私利出发。有的人功利性极其强烈,将建立友谊作为达到个人某种目的的工具,将友谊看作是谋取私利的手段。有利可图时,则亲密无间;无利可图时(或者当自己的利益与朋友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则立即反目为仇;私利没有达到目的时,就尽量去建立友谊,私利达到后则尽快摆脱友谊。隋朝学人王通曰:“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交者,利尽则散。”这种人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友谊的,即使有了友谊也不会天长日久。为什么青少年时代建立起来的友谊最难使人忘怀,使人留恋?因为这个时代是人们最纯洁、最真诚、最无私的时代。   真正的友谊要忠实,要真诚,要赤诚。既是朋友,就要彼此信任,就要诚恳老实,就要襟怀坦白,就要推心置腹,就要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能犯疑心病,不能总怀疑别人友善行为的背后,有什么别的动机(如要利用自己、陷害自己),不能“杯弓蛇影”、“草木皆兵”,相互间有了矛盾就放到桌面上来,敞开自己的心扉,是一就是一,是二就是二,彼此要充分交换意见,不能当面一套,背后又是一套,不要遮遮掩掩,不能三心二意,不能虚情假意,经过忠诚考验的友谊才是真正的的友谊。   真正的友谊不是在口头上的,要在行动上互相帮助。俄国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交朋友干什么?为的是到紧要关头能有储备的代办处。”哪一个人活在世上不会碰到困难?不会遇到挫折、失败?不会发生危难?所以朋友有了困难就要伸出援助之手,尤其是当他人处于危难之中的时刻,更要去帮助。其实,建立在酒肉基础和哥们义气上的友谊是最不可靠的友谊,只有患难相济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   在友谊的问题上,无产阶级的导师堪称是典范。马克思及其家庭很是穷困,为了不让马克思中断科学巨著《资本论》的写作,恩格斯进入了他父亲的商店,从事他最为痛恨前资本家的“该死的商业”,为了什么?就是了资助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写作。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之所以能在无产阶级事业上有如此大的发展,与恩格斯的无私帮助联在一起的。所以,当《资本论》第一卷问世之后,马克思在对恩格斯的信中这样说:“这件事之成为可能,我只能归功于你,没有你对我的牺牲精神,我绝不可能完成我那三巨作。”为此,革命导师列宁作了如下的评价:“古老的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的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   总之,当一个人对友谊采取认真、投入、热诚、参与的态度后,就会有真正的友谊。诚如俄国诗人普希金所说的:“不论是多情的诗句,漂亮的文章,不论是闲暇的欢乐,什么都不能代替无比亲密的友情。”   所以,得不到友谊的人是世界上最为可怜的孤独者。
  • mocx -2581352281秒前
    引用 3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作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他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保存,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 于是,每个月,有时甚至是每个星期,都有一张张一英镑、二英镑、五英镑或十英镑的汇票从曼彻斯特寄往伦敦。1864年,恩格斯成为曼彻斯特欧门——恩格斯公司的合伙人,开始对马克思大力援助。几年后,他把公司合伙股权卖出以后,每年赠给马克思350英镑。这些钱加起来,大大超过恩格斯的家庭开支。 从马克思来说,也正是为了对刚刚兴起的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有效的指导,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的根本缺陷,才接受了恩格斯这种帮助。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所有的一切,无论是金钱或是学问,都是不分彼此的。 虽然他们分开了20年,但他们在思想上的共同生活并没有终止。他们每天要通信,谈论政治和科学问题。在一段时间,马克思把阅读恩格斯的来信看作是最愉快的事情。他常常拿着信自言自语,好像正在和恩格斯交谈似的。 “嗯,不对,反正情况不是这样……” “在这一点上你对了!” 马克思说着说着竟高兴得流出了眼泪。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那样地相互尊重,在他们看来,任何人对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批评都不及他们彼此交换意见那样意义重大。于是,一有机会,恩格斯便摆脱商务,跑回伦敦。他俩天天见面,不是在这个家里,就是在那个家里。讨论问题时,他们在屋子里,各自沿着一条对角走来走去,一连谈上几个钟头。有时两人一前一后,半晌不吭一声地踱步,直到取得一致的意见为止。于是,两人就放声大笑起来。 1867年8月16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凌晨两点,马克思向他的战友报告说,《资本论》第一卷所有印张(一共49个印张)的校对工作,都已结束。他兴奋极了,写信对恩格斯说: “这一卷能够完成,只是得力于你!没有你为我而作的牺牲,这样三大卷的大部头著作,是我不能完成的,我拥抱你,感激之至!” 《资本论》于1867年9月14日在德国汉堡出版,这是整个国际工人运动中,具有伟大意义的大事,也是两位巨人友谊的结晶。 这种理解的友谊是那样深厚,甚至一直延续到马克思逝世之后。 马克思在病重期间,曾告诉女儿爱琳娜说,希望恩格斯能为他尚未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做出点什么”来。当然,即使马克思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恩格斯也会去做的。 从1883马克思逝世时起,整整十年,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出版,补充了许多材料,重新撰写了一些篇章,使《资本论》得以在1885年和1894年问世。 参考资料:http://www.tzgs.net/book/articleview/2005-8-22/article_view_14419.htm
返回
发新帖